阅读

一个家庭幸福的根源:妈妈高兴

2025-01-03 15:45:58 qingqingxiaohai 4

作家莫言曾感慨:

 

自己最大的成功,不在于写作,而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。

 

莫言和妻子杜勤兰相濡以沫四十多年,感情一直稳定,彼此相依相伴走过了大半生。

 

两人刚步入婚姻的时候,莫言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,新婚也没有买齐该买的东西,可杜勤兰并未因此有所埋怨,她觉得只要丈夫对自己好就行。

 

结婚后,莫言对妻子也的确做到了体贴细心,入伍后的那些年,无论多么忙碌,他都会抽时间打电话或写信关心家里的状况。

 

莫言开始投入写作时,凭着优秀的作品初获成就,杜勤兰担心丈夫会嫌弃自己的文化水平低。

 

莫言立马告诉她:

 

我当初选择你就是一辈子的事,任何时候都不会变心。

 

后来夫妻俩有了女儿管笑笑,家里增添了更多的欢声笑语,生活过成了很多人向往中的模样。

 

管笑笑曾问母亲:爸爸是大作家,你会自卑吗?

 

杜勤兰坦然回应:你爸也认可我的重要性,我为什么要自卑呢?

 

在杜勤兰看来,丈夫有责任心,主动分担家庭琐事,懂得陪伴家人,这些都让自己感到心安,日子自然也越过越好。

 

现实生活中,见过不少人希望娶个好妻子打理家庭,但结婚后却只想一味享受伴侣的照顾,从不体谅伴侣的辛苦,凡事只考虑自己的感受。

 

殊不知,如果伴侣不快乐,夫妻之间的矛盾越攒越多,整日处于鸡飞狗跳的状态,这个家的生活也会开始走下坡路。

卿卿小孩

卿卿小孩


父爱则母静:男人对待妻子的态度,决定了家庭的温度。

 

作家林语堂曾提出一个观点:好丈夫的标准。

 

首先,太太喜欢的时候,你要跟着她喜欢,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,你不要跟着她生气;

 

其次,少说一句,比多说一句好;有一个人不说,那就更好了。

 

在经营婚姻和家庭的许多年里,他始终是这么做的。

 

两人初遇时,他的妻子廖翠凤家境优渥,但那时候林语堂的家境贫寒。

 

因为看中对方的人品,廖翠凤在和林语堂接触一段时间后,毅然决然地想要和他结婚。

 

对此林语堂一直对妻子心怀感激,也始终牢记妻子为自己付出的一切。

 

结婚后没多久,他在征得妻子的同意后,烧掉了结婚证书,他告诉妻子:

 

结婚证书只有离婚的时候才需要用,我们此生不会分离。

 

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家人,平日里磕磕碰碰是常事,林语堂和妻子也免不了有分歧的时候,有时候夫妻俩也会吵架。

 

但大多时候,林语堂都会主动让步,不会让矛盾进一步激化,也不愿让妻子为这些琐事烦心。

 

即便两人都在气头上,他还是会告诉孩子们:我们都要听妈妈的话。

 

在女儿林太乙的记忆里,父母感情一直很好,母亲也对这段婚姻充满自信。

 

两个人彼此依赖,相互信任,就这样在细水长流的生活中,坚定地陪伴在对方身边,走过了一辈子。

 

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日时,林语堂送给妻子一枚胸针,上面刻着金玉缘三个字。

 

他笑着告诉妻子:这是为了表彰你这么多年为家庭的付出,以及多次的自我牺牲。

 

随后他们还向众人分享了婚姻幸福的秘诀,就是两个字:

 

也就是说,经营婚姻时,彼此都应该多付出,而不去计较得到了多少回报。

 

很认同林语堂写下的一句话:

 

幸福无非就是四件事,一是睡在自家床上,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,三是跟爱人聊聊家常,四是陪孩子做做游戏。

 

这些看起来稀松平常的小事,背后其实蕴藏着极为深刻的生活哲学。

 

一个家庭里,男人懂得善待妻子,妻子也能坚定陪伴、不离不弃。

 

夫妻双方都能做到包容理解,日常生活多沟通,家里的正面能量才能不断流通,孩子也会因此成长得更加快乐。

 

都说好的婚姻像蜜橘,剥开后每一瓣都是甜的。

 

男人对待妻子的态度,影响着婚姻幸福的程度,也会决定家庭日常的温度。

 

父亲在家庭中的所作所为,也是孩子待人处世的一面镜子。

 

父亲如何对待母亲,怎样关爱家人,用何种方式解决问题,孩子都会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,最终成为他成长路上的模板。

 

父亲尊重母亲,遇事不推卸责任,懂得扛过家庭的担子,孩子也会在日复一日的影响下收获爱与责任。

 

男人爱护妻子,妻子从婚姻中获得了甜蜜,夫妻一起打理柴米油盐,从青丝到白发,始终坚定地站在对方身旁,就是最好的家庭教科书。

 

俗话说得好:最好的家庭教育,就是爸爸爱妈妈。

 

在一个父母恩爱、父亲体贴、母亲温柔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,终会成为一个懂担当、内心充满阳光的人。

 

在和睦空气、欢声笑语熏陶下长大的孩子,终将拥有一个填满希望、未来可期的明天。

卿卿小孩

卿卿小孩


母静则子安:妈妈的好情绪是塑造孩子人格的能量来源。

 

某心理学家曾指出一个观点:

 

从人类演化角度,女性的能量远远超过男性。

 

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和支撑。母亲快乐,全家快乐;母亲焦虑,全家焦虑。

 

从身边很多人的经历来看,的确如此。

 

如果说父亲如高山般托起了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风雨,那么母亲就如冬日里的暖阳般,给孩子的生命注入了无限的能量。

 

母亲内心的安宁,守护着一个家的温暖,也托举孩子塑造出好的性格。

 

母亲的情绪控制,母亲的心态波动,在一定程度上,都会从精神上传递给孩子不同的信息。

 

之前听朋友鸽子倾诉过她自己的成长经历,令我感触颇深。

 

鸽子自记事起,就生活在父母吵架的阴影中,每天都活得心惊胆战。

 

吃饭时,父亲时常会因为母亲某道菜做咸了,就喋喋不休责备母亲厨艺太差。

 

母亲听到这些话,心里不是滋味,开始哭诉自己为这个家做了这么多,为何得到的却只有指责。

 

家庭支出上,母亲省吃俭用,父亲却大手大脚,母亲怪父亲不懂过日子,父亲怨母亲总是没事找事。

 

孩子的教育问题,父亲撒手不管,很少过问她的学习成绩,也从不关心她的身心健康。

 

母亲几乎是独自一人打理着家中大小事务,一边照顾老人孩子,一边处理各种问题,身体累、心里也痛苦煎熬的她,积攒了不少怨气。

 

鸽子从初中开始,隔三岔五就要被叫过去,听母亲一句接一句吐槽婚姻的不幸。

 

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,鸽子变得小心翼翼,总担心矛盾突然来临,特别害怕冲突发生,常年都活得很累,甚至心理状况也出现了问题。

 

后来鸽子的父母感情彻底破裂,走到了离婚的结局。

 

多年过去后,鸽子大学毕业,她的母亲也遇到了一位三观正、明事理、有担当的伴侣,开始了一段新的婚姻,过得幸福美满。

 

自那之后,母亲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,生活上变得积极向上,还有了更多的兴趣爱好,每天把日子过得丰富多彩。

 

鸽子表示,或许是家庭注入了活力,和母亲聊天的过程中,她的心境也变了不少,这些年工作都有了不少动力,整个人性格也变得开朗许多。

 

母亲就是孩子的镜子,母亲如何管理情绪,孩子就会如何掌控生活。

 

母亲拥有什么样的心态,孩子将会拥有什么样的状态。

 

15岁的教育博主王楠皓曾在视频中讲到一段话,说透了家庭幸福的秘诀:

 

丈夫作为妻子的容器,给妻子传递爱和包容。

 

而母亲作为孩子的容器,当她自己充满电时,才有能量去包容孩子,去传递爱给孩子。

 

最后被滋补的妻子和孩子,也会源源不断地把爱反哺给丈夫,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循环。

 

若是父亲常年缺席,母亲总是以负能量面对孩子,那么孩子就容易被焦虑包围,接收无限的痛苦。

 

若是父亲经常陪伴家人,遇事不责备,对待家人多包容,母亲受到了爱的滋养,孩子的生命中也会因此收获更多的心理营养。

 

有责任心的父亲,情绪稳定的母亲,积极乐观的孩子,是家庭幸福的关键因素。

 

再富足的生活条件,都不如给孩子一个平和的家庭氛围。

 

请记住:

 

一个家庭,怨言少了,快乐就多了;责备的次数减下去了,幸福指数就升高了。

卿卿小孩

卿卿小孩


子安则家兴:一个家最好的状态,戒掉内耗,保持松弛。

 

一位知名作家说:

 

很多人之所以这么有韧劲,之所以这么坚强,不是因为他们已经粗糙得成了老树皮,甚至成了石头。

 

而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得到了足够的爱,这些爱让他们能够面对这个世界的残酷,能够面对这个世界的黑暗。

 

所以,做父母的,多给孩子一些爱,多给孩子一些光明,这些东西才是孩子能度过人生各种寒冬的重要原因。

 

一个人唯有从小被爱滋养,才会懂得爱自己,爱身边人,爱生活,人生一直往上走,看到更多的风景。

 

家,通常是人待得最多的地方;父母,也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老师。

 

为人父母,想要帮助孩子塑造完整人格,给予其面对世界的底气,关键就在于,用良好的家庭环境、和睦的相处模式,滋养孩子的精神世界。

 

而一个家最好的状态,就是保持松弛感,远离家庭内耗。

 

简而言之,就是彼此都能放松下来,静静感受爱与被爱的美好。

 

真正有远见的父母,在经营家庭的过程中,彼此早已做到了这3件事:

 

1. 不当甩手掌柜,共同守护孩子成长

 

不要一味地把责任压在另一半身上,不管工作再忙,时间再紧,都应该留出和孩子相处的时间。

 

一家人相处的过程中,不管遇到什么磕磕绊绊,都应该及时沟通,解决矛盾,不要积攒问题,激化矛盾。

 

对家人而言,高质量的陪伴胜过无数财富;对孩子而言,高质量的守护胜过所有物质。

 

2. 提供情绪价值,相处模式自在

 

避免拿伴侣、孩子和其他人做比较,戒掉攀比心,专注自家生活的节奏。

 

父母和孩子交流时,多倾听对方内心的声音,了解彼此精神上真正的需求,减少批评,学会表达对身边人的赞美。

 

一个家庭的积极能量,往往就是在情绪价值输送的过程中不断传递。

 

3. 以身作则,成为孩子的榜样

 

老话说得很对:

 

父懒则母苦,母苦则子惧,子惧则家衰,家衰毁三代。

 

父爱则母静,母静则子安,子安则家和,家和万事兴。